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赛道上,2024年雪橇世锦赛正上演着一场速度与技术的巅峰对决,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齐聚奥地利因斯布鲁克,在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中展开激烈角逐,本届赛事中,德国队延续了其在雪橇项目上的统治地位,包揽双人项目的全部金牌;而中国队则凭借小将李昊的出色表现,在男子单人项目中斩获第四名,创造了中国雪橇运动在世锦赛上的历史最佳战绩。
作为雪橇运动的传统强国,德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中再次证明了其无可撼动的实力,在双人雪橇项目中,德国组合托比亚斯·文德尔和托比亚斯·阿尔特以1分38秒22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瑞士队0.48秒,这对搭档在比赛中展现了惊人的默契,尤其在弯道控制上几乎零失误,最终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摘金。
“我们为这一刻准备了四年,”文德尔在赛后采访时表示,“这条赛道弯道多、坡度大,但我们相信自己的技术,最终的结果证明了一切。”德国队的另一对组合则获得铜牌,进一步巩固了该国在双人项目上的优势。
女子单人雪橇项目中,德国名将安娜·贝雷特尔以0.12秒的微弱优势击败美国选手艾米丽·斯威夫特,成功卫冕,贝雷特尔在第二轮滑行中跑出赛道纪录的51.89秒,奠定了胜局。“最后一轮的压力很大,但我告诉自己必须专注,”她说,“这块金牌属于整个团队。”
尽管雪橇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国家队的进步有目共睹,本届世锦赛上,22岁的李昊在男子单人项目中一鸣惊人,以总成绩1分39秒45排名第四,距离领奖台仅差0.33秒半岛体育APP,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世锦赛单人项目中闯入前五,创造了新的历史。
李昊的表现堪称惊艳,首轮滑行中,他以49.78秒暂列第六;第二轮他进一步提升状态,跑出49.67秒的全场第三快成绩,最终总排名跃升至第四,赛后,这位小将难掩兴奋:“我没想到能滑出这样的成绩,但教练告诉我,只要相信自己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
中国雪橇队主教练马克·韦伯(德国籍)对弟子的表现赞不绝口:“李昊的天赋和努力是显而易见的,他的弯道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,未来我们会在起跑速度上继续加强训练。”
因斯布鲁克赛道以高难度著称,尤其是“魔鬼弯”和“闪电坡”两个段落,被选手们称为“终极考验”,本届比赛中,共有7名运动员在高速滑行中因失控撞上护墙,所幸无人受重伤,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代表汉斯·穆勒表示:“这条赛道的设计是为了考验选手的极限控制能力,安全始终是我们的首要考虑。”
加拿大选手卢卡斯·格雷在男子单人项目第二轮中因过弯时重心偏移导致翻橇,最终遗憾退赛。“速度太快了,我试图调整,但已经来不及了,”他赛后无奈地说,“这就是雪橇运动的残酷之处。”
随着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的临近,各支队伍纷纷将本届世锦赛视为重要练兵机会,科技元素的融入成为训练新趋势,德国队使用3D模拟系统分析选手动作,美国队则引入风洞测试优化雪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。
“现在的竞争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比拼,更是科技与数据的较量,”挪威队教练埃里克·约翰森表示,“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找到哪怕0.1秒的优势。”
尽管天气寒冷,但赛场观众席依旧座无虚席,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赛,其中不乏举着国旗呐喊助威的中国留学生。“雪橇比赛太刺激了,尤其是看到中国队取得突破,真的特别自豪,”来自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张同学说道。
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·弗格森对赛事组织给予高度评价:“因斯布鲁克再次证明了它是雪橇运动的圣地,运动员的表现半岛体育官方网站、观众的热情,以及赛事的顺利运行,都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本届世锦赛既是传统强队的舞台,也见证了新势力的崛起,除了中国队的突破外,拉脱维亚、韩国等队伍也有亮眼表现,34岁的奥地利老将沃尔夫冈·金德尔宣布这将是他最后一届世锦赛。“我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半岛体育APP,”这位两届冬奥会奖牌得主动情地说,“但雪橇永远是我的热爱。”
随着比赛落下帷幕,各国选手将进入新一轮备战周期,对于中国雪橇队而言,李昊的突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。“我们的目标是冬奥会奖牌,”韦伯教练坚定地说,“这条路很长,但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。”
在冰雪赛道上,速度与激情永不落幕,雪橇运动的魅力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项充满挑战与荣耀的冬季项目。